研究方法

  1. 与人交流

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切面和视角。和他人交流什么呢? 自己的思考,自己的猜想,对于一个基础问题的更多理解途径。

和更多的人交流,知识的理解会变得立体。兼听则明,偏听则暗。

  1. 与书本交流

前期不论多慢,要建立笔记,mind map最佳。提纲掣领。第一天看完,第二天回顾。边实践边记录,记录的实践的。手写也尚可。

这个过程是要有的。因为,这个比较缓慢的速度是一个理解和记忆的过程。

囫囵吞枣的速度,不适合,因为记不住。那种方式只适合快速的提取信息即用即抛。

  1. 学会后,模仿制造轮子

这时候会面对很对细节,对细节知识进行把握,对前人的作品进行思考。

为什么说模仿本质上是有益的呢?可能小说,艺术作品可能有抄袭之嫌。

但是工程性、科学性的作品,内部的细节是一种技术方法是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的。这个是一种可以复用的技术细节。

  1. 学会后教别人

如果能把一件事情讲明白,往往就懂了。 如果是照搬他人口舌或者书本说明缺乏理解,尤其是理解到本质。

娓娓道来的基础是知道解构、核心原理和比喻。

  1. 第一性原理思考

学习本质上就是一种外部和内部交互的过程。盲从无法得到真理,尽信书不如无书。任何媒介的交流,本质上都是要在内部做一个思考。

在各种思考的方式里面,第一性原理思考是比较本质的。

就是从最朴素的现象,道理开始出发,能否推理到眼前的这些结论。从而逐步建立可行性分析。甚至是还原出更加本质的思考。

  1. 分而治之

分而治之是一个算法思想。把复杂问题拆分,进而变成小问题可解决。

这里我想说的是,分而治之的方向是什么?这可能是一个新的。

我理解应该也是第一性原理。拆解的方向是一些已经证明的原子性问题,符合第一性原理。

只有那些落实到已经存在的基本原理、基本问题、基本单元场景…… 问题才可能被解决。

  1. 辩证、兼容思考

这里指的是复杂问题是混沌的,并不是非黑即白。平衡策略在计算机里处处皆是。没有完美的方案,也没有完美的东西。万事万物皆是一种平衡。一种看待问题的方式。

不钻牛角尖,就能少走弯路。

辩证思考问题,兼容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看待问题。

比如,不要成为编程语言的狂热粉、编辑器的圣战战士,那是一种脑残行为,那是一种活在偏见的幻想里。

现存在的软件并不完美,他们都有怪异的规则。

要理解底层的原理,善用工具的优点,避开缺点,然后奔向目标。

目标是所有技术的意义,目标是重要的。

Mark24

Everything can Mix.